江北区聚焦企业成长全周期探索全过程服务“一类事”实现路径
发布日期:2023-10-24 14:3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北区审管办

今年以来,江北区认真贯彻落实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以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为契机,着眼区域产业特色以及现有改革基础优势,按照“一机构、一平台、一个码、一清单、一类事”的 “五个一”工作思路,谋划打造市场准入准营、工业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招工用工、国际人才服务和企业争端化解6个“一类事”政务服务场景,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今年1-6月,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8067户,同比增长8.44%。

一、开办链简化优化,助力企业从“轻”出发

在原有“企业开办一件事”基础上,以“开超市”“开餐馆”“开药店”等高频事项为突破点,从准入准营环节对流程、材料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按照“一次采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模式办理证照,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为目标,实现准入准营全流程网办、数字化流转和电子化归档,审批时限大幅缩短,大大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极大提高了注册登记办事效率。如宁波哲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开注册,并按时将投资资金1500万美元汇入投资账号,但因企业办事人员远在香港不便来甬办理,无法及时提供股东的公证认证材料。该区依据长三角地区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信息互享互认原则,主动向其他登记机关调取外资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档案,并开辟信息互认绿色通道,确保项目进程,开办速度提升70%。

二、项目链提速增效,推动企业借“势”前行

聚焦重点产业类项目,超前谋划审批流程,实施“容缺受理+桩基先行”改革,项目开工前审查桩基施工图,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桩基施工许可证;开工后,再审查地面建筑施工图,实施桩基施工许可证变更,项目开工时间提速2/3以上。深化项目综合“预验收”,建设单位完成建筑单体工程后,验收部门随即对建筑单体进行“预验”,推动早整改、早验收,20余个市区重点项目投产投用时间比计划平均提前30天以上。如宁波高发电子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套汽车电子换挡系统项目(总投资8.5亿),通过提前介入、审批指导、项目协调、风险预警等程序,开工时间比土地合同约定提前两个多月。

三、研发链创新攀升,引领企业高“质”飞跃

为破解企业研发新产品时,遇到人才难找、技术难找、资金难寻等各类难题,创新搭建企业新产品研发服务应用平台,企业只需登录浙里办APP,搜索“新产品研发”,通过十找服务专区,即可为企业匹配需求事项。截至目前,该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已主动推送信息73万余次。宁波信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研发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时,迫切需要专业型人才,通过此应用平台,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氢燃料电池专家柴茂荣教授,效率提升70%。同时推动该公司与宁波氢能科技研究院达成产学研合作,并助其在“甬易办”申领资金补助,实现首批资金补助40万元“一键直达”。

四、用工链升级加码,助推企业蓄“力”壮大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深挖企业新业态用工需求,形成岗位供给清单依托“灵活就业在线”应用,构建岗位“发布推送匹配反馈”供需对接闭环机制,提升供需两端衔接效率。如,今年年初,宁波三星医疗电气有限公司订单增长,急需补充一线普工,该区通过线上线下发布岗位,实行内招外引“两手抓”,一方面在辖区内密集开展专项招聘会,提供全程就业和用工服务;另一方面组建赴外招工分队,赶赴四川、湖南两省开展劳务协作对接,最终为三星公司招聘到一线普工60余名,顺利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五、人才链拓展延伸,帮助企业扎“根”发展

为破解国际人才签证到期、返华不便、项目难落地等困境,该区深化专业服务帮办机制,强化市外办、出入境管理、税务、人才、科技、住建、市监等部门联动,帮助协调解决签证、落户、就业、结婚等问题,梳理集成全流程服务事项,主动把政策送上门。如约翰·休斯团队是一支来自好莱坞的视觉特效团队,该团队在江北成立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初期,遇到持有的旅游签证到期,面临出境后无法返华的困难,该区通过主动对接出入境管理部门,及时帮助解决签证问题,并主动推送“人才新政”等举措,助力休斯团队取得快速发展。休斯团队入选该区“北岸精英”人才团队、“甬江引才计划优秀团队”,促进影视文化、视觉科技产业发展。

六、法律链前端化解,保障企业息“诉”止险

化开展“企业用工合规调研体检”,重点排摸公司用工模式、招聘入职、劳动合同签订、用工制度管理等情况,引入专业调解资源,建立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对症下药”,将涉企纠纷化解在初期刘某在宁波银亿物业担任社区保安,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住院。但公司因刘某新入职不满一周,尚未办理参保手续等原因,不配合其申报工伤。工伤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刘某的工伤认定申请书后,立即组织双方开展调解,通过委托专业调解员、伤残等级评估、给予法律建议及风险提示等,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最终公司承诺支付4.1万元,刘某则撤销工伤认定申请,企业避免陷入打官司的窘境。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